大家好,我是智大叔。
最近,高温席卷全国。
夏日炎炎,孩子最爱的还是玩水。
(资料图片)
但水是危险的,一个漩涡、一把水草都存在威胁。
过去一个月里,全国已报道多起溺水悲剧,约有20个孩子溺亡。
6月26日,福建南平,一名8岁男孩一家游泳馆溺亡;
6月24日,山东菏泽,4名10岁左右的男孩下水捞篮球,3人不慎落水,2人溺亡;
一个个悲剧,一条条生命,给了我们最强的警示:
不要放任孩子去玩水或野泳!
不要让孩子下水去捡拾物品!
所有家长请告诉孩子别下水!
日前,教育部紧急预警:坚决防范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。
炎炎夏日,防溺水警钟敲起来。
请老师转发给所有家长和学生,严防溺水不松懈,时刻绷紧安全弦。
如何预防溺水?
江苏新闻曾报道:
许多家长带孩子长江野泳,幸好被民警发现并劝阻。
仅三天就劝离38人,其中有16名儿童。
安全意识薄弱,极易造成溺水事件发生。
预防溺水,父母要负起第一责任。
——时刻提高警惕
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识,杜绝侥幸心理。
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,保持高度警惕。
任何时候都要以身作则,不带孩子野泳。
——做好日常监护
履行监护责任,加强孩子外出游玩时的管理。
教育孩子防溺水,天气再热也不到河里游泳。
孩子游泳,带孩子去正规的游泳场所。
孩子玩水,在1米范围内全程看护孩子。
哪些情况易发生溺水?
据统计数据显示:
全球每天有480名孩子死于溺水。
每年有2万中国孩子死于溺水。
远离溺水,请避开危险行为。
——以下情况容易溺水
在池边、岸边玩耍,不慎落入水中。
到野外开放性水域捉鱼、下水捡拾东西等。
私自下水游泳,被水草缠绕或陷入泥沙等。
饭后、剧烈运动后游泳,容易抽搐导致溺水。
——孩子溺水防护要点
勿擅自下水游泳,家长做好看护。
游泳下水前,先活动活动身体。
让下水游泳的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。
教育孩子在水中切忌嬉戏打闹,防止呛水。
溺水误区大家知多少?
这样的溺亡事件,你见过吗?
一个孩子在水里,手脚扑腾,没有挣扎,也没有大声喊叫。
很安静,就这样漂浮在水里。
而孩子的周围起码有三四个大人,甚至有一个大人就站在水里看护他。
但,这个孩子就在众目睽睽下溺亡。
而事实上,周边的大人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溺水了,误以为孩子只是在玩水。
其实,这是许多人关于溺水的误区:
认为溺水者会呼救、挥手大喊、拼命扑腾,吸引周围人的注意。
但真正的溺水者并不会大声呼救。
溺水误区导致悲剧发生,一定要警惕。
以下这四大溺水误区,一定要知道↓
1.“真正的溺水,往往是悄无声息的。”
2.“会游泳≠不会溺水,水性好≠不会溺水。”
3.“只要有水的地方,就可能发生溺水。”
4.“看似平静的水面,其实危险重重。”
如何判断是不是溺水?
有人说,溺水不超过1小时就能救活。
不是的,一般情况下溺水者的黄金救援时间为4分钟。
4分钟,足可以让一条生命消失。
所以,及时发现溺水迹象非常重要。
那么,怎么判断是否溺水?
下面整理了7大辨别溺水的方法帮大家尽快识别↓
请牢记:
溺水者不会大声呼救!
溺水者不会拼命挣扎!
溺水者或许只是静静地站着!
真正的溺水是快速而无声的!
不小心溺水如何自救?
当发生溺水时,学会自救很重要。
广东疾控中心专家就指出:
发生溺水时,必须保持冷静,进行自救并等待救援;
充分利用周围的物品,如泡沫板等浮具,帮助漂浮。
——自救知识要掌握
保持镇静:不要惊慌,先要把鞋蹬掉。
正确呼吸:露出口鼻,用鼻呼吸、嘴吐气。
浮在水面:放松身体,伸展手臂,让身体浮起来。
利用工具:向岸边移动,同时抓住附近的漂浮物。
——三种溺水自救姿势
自救姿势一:仰漂。
仰漂的要点是头部浮出水面,其他部位在水下保持浮力。
自救姿势二:西瓜抱。
西瓜抱的要点是双手抱膝蜷缩在一起,将头紧贴膝盖,身体成球状,屏住呼吸,水会慢慢地托着你上浮。
自救姿势三:踩水。
踩水的要点是身体竖直,双脚离地,像蹬自行车一样交替上下动作。
有人溺水应该如何施救?
发现有人溺水,请务必牢记:
会游泳不等于会救人!
见义勇为也不等于盲目施救!
如果情况紧急,应该先确保自己的安全,然后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救援。
——学会正确救援
1.大声呼叫
2.报警救助
3.利用工具
注意:如若下水营救,不要从溺水者的正面靠近。
——学会岸上急救
1.脱下溺水者湿外套。
2.清除溺水者口鼻异物。
3.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。
4.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。
在安全教育上,我们接受的教训实在太多了。
而付出的代价,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。
孩子的安全,牵系着一个家庭的命运。
别让一时的疏忽,酿成一辈子的悔恨。
生命只有一次,远离溺水伤害!
让我们在孩子的心中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,让我们的孩子平安顺遂地成长!
版权说明:本文首发「教师之窗」(ID:jszc918),作者:教师君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