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,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,这句话可以在天下无数谎言中排第一名。
(资料图片)
小艺辞职在家已经一年了,她不工作,不社交,每天在家里除了吃就是睡。她养了两条狗,只有在遛狗的时候才会出门。
在小艺的母亲眼里,这种行为显然是不能理解的。她和大女儿和儿子多次劝说过小艺,可是效果并不好。
不仅如此,小艺和母亲、哥哥和姐姐之间还产生了不小的矛盾,小艺和哥哥甚至因为矛盾大打出手。
在父母和哥哥姐姐眼中,小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啃老族,可是小艺却认为,自己这么做是有原因的。
原来,在小艺还在工作的时候, 父亲因为要开理发店的缘故找小艺借了20万块钱 。在那个年代,20万块不是一个小数目。但是碍于亲情,小艺还是答应了。
小艺表示,当时父亲对她承诺,以后的房子一定有她一份,理发店的分红也可以分给她。
只是没想到,现在时过境迁,这一家子人都不承认自己的付出。
父亲说这20万已经还给女儿,母亲推脱说自己不知道有这回事,而大姐和哥哥也表示自己并不知情。
现在,小艺成了全家人的眼中钉。不工作、不赚钱的她成了家人眼中的负担,就连曾经许诺给她的房子也没有了着落。
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小艺才选择辞职在家,抱着“自己不好过,他们也别想好过”的想法开始了摆烂人生。
可以看到,小艺的父母确实是出尔反尔。在需要女儿付出的时候,他们好话说尽。在女儿讨要回报的时候,他们又装傻充愣。
其实,在很多中国传统的多子女家庭中,这种现象都十分常见。
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,女性地位低下。即使是出生在皇家,女性的命运通常也很难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在古代,女性被严重物化了。
她们沦为了生育的工具,甚至还可以被随意买卖,没有任何地位可言。有的父母可能会为了家里的男丁把女儿“卖”给被人做妻子,哪怕他们的女儿并不愿意。
然而,虽然这种令人发指的事情在现代已经很少发生,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 ,受到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,很多人仍然抱着这种观念看待女性,女性的地位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提高,但是还没有彻底和男性平等。
在现在这个时代,很多人在结婚的时候都不愿意考虑有弟弟或是哥哥的女孩。 因为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孩,往往都是“扶弟魔”或是“扶哥魔”。
男方支付的彩礼基本都用来补贴女孩的哥哥或是弟弟,这根本就不是嫁女儿,而是卖女儿。
令人感到痛心的是,这种情况仍然十分常见。
前段时间,一个女孩控诉母亲骗走她十万块钱的视频上了热搜。据悉,女孩的母亲骗她家里发生了急事,急需用钱。
女孩也没有多想,凑了十万块拿给母亲。没想到,从那时开始,母亲却失联了。
后来她才知道,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急事。母亲拿了她十万块钱,其实是为了给哥哥买房子。在沟通无果后,女孩不得已将视频发布到网上。
没想到,母亲和哥哥不仅不悔改,反而还觉得自己根本没有错。
由此可见,虽然女性的地位已经有所提高, 但是很多人的思想仍然停留在父权社会,他们秉持的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以及价值观。
在这种家庭中,所有的资源基本上都向男性倾斜。女性的存在,往往也是为男性铺路。她们并非独立的个体,而是沦为家庭中男丁拓展自己资源的工具。
这些女孩的付出通常不会得到父母或是其他家庭成员的感激,反而会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。
不仅如此,在多子女家庭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: 能够足够好的孩子对家庭的付出往往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,他们对家庭的付出总是最容易被忽视。
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升米恩,斗米仇。
一个生活在多子女家庭中的孩子,如果经济条件很好,往往不能对家庭付出太多。
人都有嫉妒心理,其他兄弟姐妹通常都会对条件不错的兄弟姐妹产生妒忌心理,他们不仅不会感恩,反而还把他人的付出当成是理所应当的。
父母也是如此。在很多多子女家庭中,父母往往都会更加偏爱过得不好的那个孩子。从家庭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他们原本就偏心那个过得不好的孩子。
而当不被偏爱的那个孩子过得很好的时候,他们就会认为这个孩子应该对家庭有所付出。
所以我们经常能够发现,很多父母其实对孩子对家庭的付出并不感恩。
用得到孩子的时候,他们很擅长向孩子打亲情牌,用亲情来绑架孩子;等到用不到孩子的时候,他们就会装傻充愣,翻脸不认人。
此外,根据小艺的叙述,母亲对她的生活方式也总是十分不满。母亲不喜欢她养狗,还把小艺的一些日常行为进行夸大,把小艺描述成一个不讲道理的孩子。
但事实上,小艺表示,这些都是母亲对她的偏见。
在心理学领域中,有一个概念叫做代际冲突,指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,两代人会产生价值观念、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态度上的巨大差异。
这个问题在小艺和母亲之间也同样存在。 在小艺眼中,两条狗狗是破碎亲情下对自己的唯一安慰。在母亲眼中,小艺对动物的好显然已经超过了她所能理解的限度。
因此,在这个问题上,母女之间也产生了很大的矛盾。
可以说,在父母和子女相处的过程中,代际冲突无处不在。
毕竟,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不同的年代,成长环境、所接受的教育也完全不同。正因如此,父母和子女之间才更应该彼此尊重,彼此理解,这才是父母和子女的相处之道。
标签: